孢子捕捉仪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全国各地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其中草莓种植已部分地区的主导产业。针对当前我国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近日召开的全国“第一届草莓分子生物学及产业论坛”与会专家认为,未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大优质、高抗、耐储运的品种选育是草莓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目前我国草莓种植总面积已接近300万亩,总产量约500多万吨,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浆果。草莓在我国分布很广,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均有种植。其中,寒带、温带以冬春设施栽培为主,主栽品种“红颜”占50%以上,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售价在15-40元/斤之间,亩产4000-6000斤, 每亩产值可达6万-10万元;亚热带、热带以春秋棚或露天栽培为主,主栽品种“甜查理”占50%以上,以观光采摘为主,亩产3000-4000斤,售价在10-15元/斤之间,每亩产值可达3万-6万元;南方高海拔地区以夏秋草莓栽培为主,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夏秋草莓种植基地,主栽品种“蒙特瑞”占80%以上,亩产5000-7000斤,售价约10元/斤,以加工和糕点配果为主,每亩产值5万-7万元。由于栽培简易、见效快,草莓成为全国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我国草莓产业从理论到技术均已取得显著的成就,比如提出草莓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研究的模式材料并揭示期调控的机制,在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因子及生长控制、形态建成及调控、花果发育及品质调控、营养高效利用及现代产业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草莓产业仍存在主栽品种占比偏少、高抗病虫的品种缺乏,保鲜技术薄弱、生态环境及设施小气候的生态生理及发育调控综合研究不足等问题。因此,未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大优质、高抗、耐储运的品种选育是草莓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